新华社北京12月24日电 题:人民至上!中国全力做好地震受灾民众安置
新华社记者
10余分钟,这是为甘肃省积石山县受灾民众搭建一间活动板房的大概用时。一间活动板房面积18平方米,可供4至6人入住,屋内配有床、被褥、桌椅和火炉等基本生活设施。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住建局介绍,截至12月23日21时,已到位板房6158间,建成集中安置板房3521间,正在建设1010间,正在转运2572间,计划27日前完成全部12000间板房建设,确保受灾民众安全温暖过冬。
12月22日,在积石山县大河家镇梅坡村活动板房安置点,受灾村民张法土麦在挂窗帘。新华社记者 方欣 摄
12月18日,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造成甘肃、青海重大人员伤亡和基础设施受损。甘肃省抗震救灾指挥部日前通报,现场排查搜救工作已经结束,工作重心正全面转向受灾群众安置和受伤群众救治。
“震后我们在帐篷里住了两天就搬进宽敞暖和的板房,心里踏实多了。”刘集乡陶家村村民陶永平说。
记者在灾区多个安置点看到,活动板房建设如火如荼。挖掘机、起重机来回穿梭,平整地面,吊取板房。中建八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他们已在大河家镇、刘集乡、石塬镇等受灾地区建设总计900间板房,后续建设任务也会尽快完成。
据了解,甘肃目前采取多种受灾群众转移安置方式,包括就近帐篷安置、投亲靠友安置、活动板房安置等。截至12月22日12时,甘肃地震灾区共设置受灾群众安置点311个,转移安置群众112346人。
在石塬镇石塬村,地震发生后,当地房屋毁损严重。村党支部书记石万珠介绍,目前所有受灾民众已住进帐篷,各类救灾物资也已配备到位,温饱和取暖问题得到基本解决。
走进石塬村村民柴成良的帐篷,3张折叠床整齐摆放,统一发的被褥、毛毯和棉衣堆放在上面。帐篷内炉火正旺,一旁的小桌上放着午餐没有吃完的羊肉、白菜,桌下还有一袋苹果。
柴成良说,现在不缺吃的穿的,最担心的还是未来房子的重建问题。
甘肃省应急管理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帐篷、板房等安置方式是临时安置,正组织受灾房屋安全鉴定相关工作,下一步将有序启动灾后重建。
12月22日,在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官亭镇喇家村安置点,村民李贵恩(前)往火炉中添加煤块。新华社记者 张宏祥 摄
此次地震,青海省海东市主要受灾地区包括民和、化隆和循化等县,受灾民众的安置工作正有条不紊进行。
“帐篷里有炉子很暖和。这两天的饭菜也换着花样提供,冬至当天还吃了饺子。”民和县中川乡金田村村民杨忠保说,他有信心生活很快可以恢复正常。
杨忠保一家目前住在金田村的临时安置点,走进他的帐篷,一股暖意迎面而来。炉子上烧着热水,一旁的架子上摆放着矿泉水、牛奶、方便面、火腿肠等生活物资。
刚吃完饭的杨忠保在铺着厚毯子的床上休息,小孙子则在地上摇摇晃晃地学走路。此次地震引发的砂涌灾害将他居住的院落冲毁,所幸撤离及时家中无人伤亡。地震后,他和家人第一时间住进帐篷,吃上热乎饭。
在循化县道帏藏族乡,牙木村是受灾最严重的区域之一。驻村第一书记马海军说,经过紧急协调,当地目前物资供应充足。“后面将尽快搭建活动板房,确保安置点群众没有安全风险。”
青海省海东市抗震救灾指挥部介绍,青海已设立141个临时安置点,安置受灾群众18259人,累计发放帐篷、折叠床、棉被褥、棉大衣、取暖设备等各类救灾物资5.94万件套。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想方设法改善安置条件,确保受灾群众有地方住、有热饭吃、不挨冻”“与时间赛跑,把救灾物资和生活必需品第一时间配发到安置点和群众手中”……
中央和地方千方百计做好受灾民众安置,全力保障各类物资充足,加速搭建活动板房,确保生活用电用水、看病就医,加紧开展建筑设施受损情况摸排、评估和抢修,第一时间推进学校复课……让受灾民众安全温暖过冬,生活早日重回正轨。
12月22日,积石山全县3所高中学校4900余名高中生线上复课。复课前一晚,在石塬镇一个帐篷安置点,中学物理老师柴霞认真用电脑备课,同时测试网络。“以前我们也有线上教学经验,一定能保质保量上好课。”
受地震影响,积石山全县学校不同程度受损。12月19日全县所有学校暂时停课。复课当天,在积石中学传达室,校长董洪海在线上为全县高中生讲授震后第一课,内容是震后中小学生心理调适。他同时也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我们尽快开课真是不容易,希望孩子们能够珍惜机会,好好学习。”
线上直播时,积石中学高二学生何世芳很有感触。她说:“听到来自学校的声音,虽然隔着长长的网线,但我们非常激动。”
从12月25日起,积石山县初中学校将以班为单位开展线上教学。小学四至六年级,有条件开学的学校,开展线上教学;没条件开学的学校,教师下沉到安置点开展教学辅导。一至三年级,教师下沉到安置点开展教学辅导。幼儿园本学期不再复课,教师在安置点组织开展心理辅导和游戏活动。
据了解,此次地震相关灾后重建工作正在规划,并将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紧密结合,帮助灾区群众改善生产生活条件,防止发生规模性因灾返贫致贫。(记者齐菲、张文静、陈杰、李宁、李琳海、程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