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军事

做好能源粮食生产保供工作

●新华社记者 于文静 戴小河 高敬

近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要做好能源资源保供稳价工作,抓好春耕备耕工作。

从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正确认识和把握初级产品供给保障,到此次会议进一步提出要求,党中央对能源和粮食问题始终高度重视。面对国际环境的不确定性,更要做好生产保供,把发展的基础夯实。

筑牢发展之基:守住能源粮食安全底线

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和俄乌冲突导致风险挑战增多,全球能源、粮食等大宗商品市场大幅波动,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上升,稳增长、稳物价面临新的挑战。

能源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确保能源粮食安全是重大战略性根本问题。关键要守住安全底线,夯实农业与油气等稳产保供基础,将发展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能源是工业化城镇化的动脉,也是生产、生活稳定运行的基础。去年一些地方发生“拉闸限电”等现象,对经济发展和群众生活造成一定影响。能源属于初级产品,价格变动对整个工业产业链的价格都会产生影响。能源产品价格升高,下游工业品的制造成本也会随之上涨,从而推高整体物价水平。

国家能源局副局长余兵表示,国际形势变化带来新的挑战,国际能源价格的大幅波动对国内保供带来压力。

煤炭、原油、天然气是我国的三大主力能源。我国石油、天然气的进口依存度分别超过70%和40%。一季度天然气进口金额同比增加68.7%,但实际进口量减少5.1%。

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碳中和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王利宁说,能源市场价格高位震荡,引发成本上升,必须综合施策、精准调控,加快先进开采技术开发应用,加大国内生产能力,筑牢能源价格稳定基石,以国内供应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今年以来,粮食问题备受关注。联合国粮农组织等相关机构近日联合发布全球粮食危机报告,指出全球面临日常性食物短缺的人数去年创新高,而今年俄乌危机影响全球粮食生产,可能进一步推高这一数字。

近年来,我国粮食连年丰收,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总体储备充裕,但部分农产品进口量增加。俄乌的小麦、玉米出口量占全球贸易量的29%、19%,俄乌冲突引发国际粮价上涨,加大我国进口难度和成本。一季度我国进口大豆2028万吨,数量同比减少4.2%,金额却增长20.9%。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程国强表示,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要稳住农业。国际上一有风吹草动,许多国家就会先捂住自己的“粮袋子”,对粮食等农产品出口采取限制措施,这就警示我们必须立足自己端牢中国饭碗。

稳定能源供应:立足国情通盘谋划

随着气温日渐升高,不少商家在为空调季做准备。电力等能源是迎峰度夏的关键。

华北电力大学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王鹏表示,能源保供还面临一些难点。去年煤炭价格高涨导致煤电行业亏损较重,今年复杂的国际形势冲击国际能源市场,迎峰度夏、迎峰度冬期间部分区域电力供需仍将偏紧。

保障能源安全,要立足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传统能源逐步退出必须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础上。“十四五”期间,要加快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富煤贫油少气是我国的资源禀赋,决定了煤炭在能源体系中的主体作用。去年煤电以不足50%的装机占比,生产了全国60%的电量,承担了70%的顶峰任务,推动了电力稳定供应。

余兵表示,必须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等关系,通过实施“三改联动”这关键一招,进一步夯实煤电的兜底保障作用,提升清洁高效发展水平,充分挖掘灵活调节能力,更好保障我国能源电力供应安全。

面对当前形势,各地各部门着眼大局、强化协调,加快释放国内先进煤炭产能,保障电力煤炭等能源稳定供应:

——发挥煤炭的主体能源作用。今年我国新增煤炭产能3亿吨;运用市场化、法治化办法,引导煤价运行在合理区间;中国人民银行4日宣布,增加1000亿元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额度。

——国家能源局提出持续提升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坚决完成今年原油产量重回2亿吨、天然气产量持续稳步上产的既定目标。大力发展风电光伏,有序推进水电核电重大工程建设。

——积极用好国际市场。自2022年5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我国对所有煤炭实施税率为零的进口暂定税率,进一步推动能源保供。

今年一季度,前期“缺电”等供给制约问题明显缓解,国民经济循环进一步畅通。全国原煤、原油、天然气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0.3%、 4.4%、6.6%,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2541万千瓦、占全国新增发电装机的80%。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要继续做好能源供应保障,发挥煤炭主体能源作用,充分释放先进产能,推动煤电机组节能减排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

确保粮食丰收:底线任务季季抓紧

春争日,夏争时。不误农时耕耘,确保全年粮食丰收,关系稳物价基础和压舱石稳固。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邓小刚近日表示,今年受疫情点状散发、国际市场波动等影响,夺取粮食丰收等确实面临更大压力。

统筹疫情防控和农业生产,应对农资价格上涨,防控病虫害和极端天气,都是今年粮食生产必须抓好的问题。各地各部门采取一系列举措加强部署——

针对晚播小麦弱苗比例大,中央财政下拨夏粮小麦促壮稳产补助资金16亿元,支持主产省做好促壮稳产、防灾增产及病虫害防治;中央财政下达资金200亿元为实际种粮农民发放补贴,小麦最低收购价每斤提高2分钱,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署投放100万吨国家钾肥储备;农业农村部开通热线电话,协调打通农民返乡下田、农机上路作业、农资调剂调运的堵点卡点……

农业农村部表示,确保全年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是底线任务,要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打好夏粮丰收首战,奋力夺取早稻丰收,千方百计夺取秋粮丰收。

数据显示,我国冬小麦面积稳定在3.36亿亩,目前长势与常年基本相当;春播粮食面积9.4亿亩左右,比上年有所增加,目前春播粮食已过五成,进度快于去年。

现在距夏粮大面积收获还有不到一个月,还要过病虫害、干热风、倒伏等关口,各地要加强肥水调控,强化分类管理。目前早稻面积落地,预计稳中有增,后期要切实加强田间管理。

秋粮是全年粮食生产的大头。各地要引导农民种足种满,稳定玉米、增加双季稻、发展再生稻、扩种大豆,农业技术人员要指导农民落实关键技术,做好防灾减灾,实现“龙口夺粮”“虫口夺粮”。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要加强重点地区春耕化肥、中央储备粮油等物资物流保障,确保不误春耕农时,保障粮食安全。

着眼大局,综合施策,强化自主可控的能源保障供给能力建设;聚焦关键,季季抓紧,确保全年粮食丰收。扎实做好初级产品供给保障,才能增添高质量发展的底气,牢牢稳住国计民生的基石。(新华社北京5月8日电)

煤炭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江苏城市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发到:
拓展阅读
  • 参考消息网12月30日报道 据日本《朝日新闻》12月30日报道,日本海上自卫队正推进对“出云”号护卫舰事实上的“航母化”改造。甲板耐热性得到强化,为让战斗机起降而进行的舰体基本改造工作也已完成。报道称,在南海和南太平洋海域与美澳菲等国海军举[全文]
    2024-01-01 02:05
  • 当地时间12月9日晚间,据加沙地带卫生部门发布的声明,自10月7日以来,以色列对加沙地带的袭击已致17700人死亡。综合此前发布的约旦河西岸及以色列方面的伤亡数据,截至目前,本轮冲突已导致巴以双方超1.91万人死亡。冲突动态以军称对哈马斯武[全文]
    2023-12-11 02:04
  • 13日,俄罗斯总统普京与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在远东阿穆尔州的东方航天发射场举行“历史性会晤”,引发舆论关注。对于两国领导人此次会面,塔斯社15日报道披露了一则花絮:参观期间金正恩对火箭发射过程展现出极大兴趣,普京则称赞金正恩是“太空旅行专家[全文]
    2023-09-18 02:03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展示多款先进外贸武装直升机。9月14日,第六届中国天津国际直升机博览会在天津空港经济区航空工业天津民用直升机产业化基地开幕,会期四天。武装直升机是被称为“树梢杀手”,是支援地面力量进行陆战的重要武器装备之一。在本届天津直[全文]
    2023-09-17 02:05
  • 来源:环球时报新媒体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8月8日报道,四名了解乌克兰战局最新情报的美国和西方高级官员对CNN表示,在乌克兰发动反攻行动数周之后,西方国家已经对乌克兰军队的能力进行了越来越“清醒”的评估。CNN报道截图一位西方高级外[全文]
    2023-08-10 02:01
  • 羊城晚报国际评论员 钱克锦朝鲜时隔七年再一次发射卫星,但发射后,火箭升空两小时就坠落大海。不过朝鲜方面宣布已经初步查明发射失败原因,将采取有关措施,尽快进行第二次发射。针对朝鲜发射卫星,美日韩发出强烈谴责。不过,朝鲜不断试射并引起争议,其实[全文]
    2023-06-04 02:04
阿里云服务器
腾讯云秒杀
Copyright 2003-2025 by 江苏城市网 js.tjxsju.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